浙江教育报2017年10月16日《高教经纬》版专题报道我校创业教育成绩,多处提及商学院作法。以下是报道版面截图和全文:
尽管已经毕业7年,创业者刘诗诗依然和他的母校浙江万里学院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一毕业,刘诗诗就和此前在学校KAB创业俱乐部认识的4名同学共同创办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公司运营的几年里,越来越多来自母校的学弟学妹加入到他们的创业团队中;学校的教师对他们创业摸索的支持和帮助一直在持续,刘诗诗自己也会时常回到母校与在校生分享交流创业体验。
近年来,万里学院高度重视创业教育,不断创新做法,让越来越多像刘诗诗这样的青年人走好走稳自己的创业之路。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先后孵化出1500余支大学生创业团队,毕业生创建的各类中小企业逾2000家。高校校园何以成为创业梦想的一方沃土?
厚植创业土壤,让每个学生都有创业精神
创业人才是否有单独的培养模式?早在3年前,万里学院商学院就开出了全国首个全日制教学的本科级创业实验班。商学院院长孟祥霞说,当时教师们注意到一些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有的人甚至心中已经有了创业项目的雏形,但不知道该如何落地。何不尝试因材施教呢?大家敲定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最终首届创业实验班冠名“黑马创业实验班”开始招生,采取“2+2”模式培养。学生从商学院各专业中筛选,大三一年集中系统学习财务管理、投融资、商业模式等核心课程。大四则由投资基金出资,创业导师辅导,学生组建自己的项目团队,经营创业项目。最后,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还可以代替毕业论文。
创业实验班前两届毕业生的创业率高达80%。班主任李刚告诉记者,这里浓厚的交流氛围和自由的环境让学生们“如鱼得水”。第三届创业实验班班长陈敬盛早有创业想法,为了进创业实验班,甚至从其他院系转到了商学院院内专业。在这里,陈敬盛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感觉。比如,听完商业策划书、新闻通稿写作等讲座后,他会主动和专家约时间,私底下继续讨教。首届学生黎冠文在进创业实验班之前曾有两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在系统学习了股权分配等知识后,他察觉到了之前的问题,并在第三次创业中“成功起飞”。
目前,万里学院已建有相对成熟的休学创业和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机制。各类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对接和学分认定都有章可循。在学生评先评优和教师职务评聘的相关办法中,都对勇于创新创业者和指导创新创业者给予倾斜。学校从学生大一入校开始就开展创业启蒙教育,组织“企业家进校园”活动,强调职业生涯规划,坚持8年举办创业训练营。2017届毕业生的创业率达到了5.89%。
真正投身创业的毕业生毕竟少数,学校更看重对全体学生创业精神的教育。在万里学院副校长马建荣看来,创业精神包括有担当、能吃苦、意志顽强、有团队协作精神、有沟通能力、具备专业知识等。这些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内涵相通。“创业并非仅仅局限于事业上,也包括岗位创业、家庭创业。”马建荣说。
“专业+创业”,创业更要讲质量
动动经济头脑、上门推销、转卖紧俏商品……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大学生创业还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在万里学院的教师眼中,学生创业人数的比例上去了,质量更要上去。
怎么通过改进创业教育,让学生的创业质量更高?万里学院校长应敏告诉记者,原先学校的创业教育中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虽然成效明显,但一段时间后还是察觉到了瓶颈“。要想在面上和质上都有突破,创业教育必须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去年,万里学院提出了“创业教育2.0”的概念,大举探索创业教育与第一课堂的融合。“要让二级学院和各个专业成为创业教育的主体。”应敏表示。目前,学校已将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学院、商学院等学院作为试点,通过引入更多社会资源,改进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
除了用好学生的专业特长,万里学院还在创业教育的内容上力求贴近学生需求。商业社会瞬息万变,创业课程的讲义也要与时俱进。“此前有学生反映,教师的课件上出现了10多年前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大警醒。”学校创新创业学院院长丁亚军说,现在学校的相关教案中会不断加入新的案例,把新的概念和市场方向及时传授给学生。教师们还在创业分享活动中有意识地带在校生去参观成功运营3~5年的校友企业。“这些企业能在市场上经受住风浪,站稳脚跟,肯定都有各自的道理。同时,这些创业校友和在校生年龄相仿,大家沟通起来没有障碍,更容易学到‘真经’。”丁亚军说。
“创业只靠单打独斗远远不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蒋建军认为。学校鼓励学生做善于团队协作的人,多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创业,发挥不同专业成员的各自优势。学生还可以多参与教师的课题项目,把研究和市场应用衔接起来,变为创业项目,以便在未来的创业中增强竞争力。
(记者/汪恒;通讯员/姚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