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2019级教学大纲

发稿时间:2022-09-29浏览次数:14

2022-06-01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Auditing

 

课程代码1A10869   学分:5.0

总学时数80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经济法、税法

开课对象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大学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国内外审计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系统地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开展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应有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标3和指标9的要求,培养诚信的职业道德、敬业乐业、勇于创新、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高会计审计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1.审计导论(课内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应掌握中外审计的产生和沿革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并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了解我国审计历史发展的六个阶段及其特征;了解西方审计的起源与演进的过程;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理解和熟记审计的概念和属性、审计的目标和对象、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教学内容]

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审计的基本概念

3.审计目标、对象                        4.审计的职能、作用

5.审计的分类                            6.注册会计师职业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审计的概念、审计目标和对象、审计职能和作用、审计分类、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

教学难点:审计概念、审计目标、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

2.审计准则(课内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了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独立审计规范、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规范,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独立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的性质和作用,国际审计准则的制定结构及其基本内容,美国一般公认审计准则核心内容;理解和掌握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形式和时间要求。

[教学内容]

1.审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                     2.审计准则的涵义

3.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                   4.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5.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审计准则的含义和特征及作用、审计准则的结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框架、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核心内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关系。

教学难点: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核心内容,包括对一般准则、外勤准则和报告准则条款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关系。

3.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课内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理解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理解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产生原因及其构成;掌握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构成;了解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有关规定;了解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弄清、弄懂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内涵,掌握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掌握注册会计师对发现和披露错误、舞弊及违反法规行为的责任;理解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的关系;掌握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

[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        2.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概述

3.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4.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法律诉讼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专业胜任能力要求、技术规范、对客户的责任、对同行的责任、业务承接中的职业道德,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区别、联系审计的目的来理解审计人员法律责任,被审计单位的错误、舞弊及违反法规行为的涵义、区别及其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关系。

教学难点:注册会计师被控告的可能原因和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

4.财务报表审计过程(课内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应掌握审计总目标的内容,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及认定的关系;掌握签约前应做的工作,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主要内容;理解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计划编制与审核;掌握编制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考虑;掌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基本理论,并了解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内容;理解审计中对内部审计、专家和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掌握与治理层与管理层沟通的事项;理解审计风险准则运用的基本思路,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了解审计报告的作用和种类。

[教学内容]

1.审计总目标                               2.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确定

3.审计过程概述                             4.接受业务委托

5.计划审计工作                             6.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及认定的关系;业务承接、审计业务约定书、计划审计工作的步骤、重要性含义的理解,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包括运用的一般要求、判断标准、两个层次的考虑、帐户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分配),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计划重要性水平与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水平不同时注册会计师的考虑和分析,尚未调整的错漏的汇总数超过或接近重要性水平时对审计程序和审计意见的影响;审计风险模型的计算和分析,审计风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进一步评估和最终评估,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及评估水平的高低对审计程序、审计意见的影响,审计报告。

教学难点: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及认定的关系;计划重要性水平与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水平不同时注册会计师的考虑和分析,尚未调整的错漏的汇总数超过或接近重要性水平时对审计程序和审计意见的影响;审计风险模型的计算和分析,审计风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进一步评估和最终评估,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及评估水平的高低对审计程序、审计意见的影响。

5.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课内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围绕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理解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意义与主要内容;理解内部控制要素及其对审计的影响;掌握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基本思想;理解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了解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应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初步掌握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理解与掌握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教学内容]

1.风险评估程序                        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3.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4.风险应对及进一步审计程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对风险评估的修正;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控制测试的方法;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6.审计方法、证据和工作底稿(课内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审计方法的涵义,了解选用审计方法的原则,掌握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掌握审计取证的技术方法;理解审计抽样的意义,掌握统计抽样在审计中的应用;掌握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特性及分类、搜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指导审计工作过程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1.审计方法概述                            2.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

3.审计取证的技术方法                      4.审计的抽样方法

5.审计证据的涵义与分类                    6.审计证据的形成过程

7.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和种类                8.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

9.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与审核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审计取证技术方法(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样本设计与选取、抽样结果的评价、统计抽样在审计中的应用和属性抽样、变量抽样的程序、方法、计算和适用范围;审计证据的分类、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审计工作底稿复核。

教学难点:分析程序的应用,统计抽样在审计中的应用和属性抽样、变量抽样的程序、方法、计算和适用范围,审计证据的收集。

7.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课内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基本理论和程序,熟练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坏帐准备账户的审计方法和技能。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熟记有关概念和财务会计的有关规定;掌握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性程序;要学会各种审计方法的运用;要了解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在审计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运用所学的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中的各种问题。

[教学内容]

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2.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3.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4.应收账款审计

5.坏账准备审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主营业务收入审计、应收账款审计

8.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课内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的基本理论和程序,熟练掌握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账户的审计方法和技能。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熟记有关概念和财务会计的有关规定;掌握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性程序;要学会各种审计方法的运用;要了解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账户在审计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运用所学的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中的各种问题。

[教学内容]

1.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2.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3.应付账款审计                    4.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购货与付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审计。

9.生产循环审计(课内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生产循环审计的意义和特点,熟悉生产循环的符合性测试,掌握存货成本、存货监盘、存货计价和截止、应付工资账户的实质性审计。

[教学内容]

1.生产循环的特性            2.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3.存货成本审计              4.分析性复核

5.存货监盘                  6.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审计

7.应付工资审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生产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存货成本、存货监盘、存货计价和截止、应付工资账户的实质性审计。

10.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课内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的意义和特点,熟悉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符合性测试,掌握银行借款、应付债券、所有者权益、投资账户的实质性审计。

[教学内容]

1.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性      2.内部控制测试与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3.借款审计                  4.所有者权益审计

5.投资审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筹资与投资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银行借款、所有者权益、长期投资账户的实质性审计。

11.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审计(课内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审计的基本理论和程序,熟练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期初余额、期后事项、或有事项、持续经营等项目的审计方法和技能。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理解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审计的特性;熟记有关概念和财务会计的有关规定;掌握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性程序;要学会各种审计方法的运用;要了解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期初余额、期后事项、或有事项、持续经营等项目在审计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运用所学的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审计中的各种问题。

[教学内容]

1.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                  2.内部控制测试

3.现金审计                            4.银行存款审计

5.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5.特殊项目

[教学重点与难点]

货币资金业务常见的错弊形式、现金审计、银行存款审计、特殊项目审计。

12.终结审计和审计报告(课内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审计报告编制前应做的工作;了解审计报告的意义、作用、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掌握标准审计报告的种类以及各种审计报告的适用条件、术语表达;掌握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熟悉审计报告编写的步骤和基本要求;了解特殊目的审计报告。

[教学内容]

1.终结审计                            2.审计报告概述

3.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4.审计意见的类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标准审计报告的种类以及各种审计报告的适用条件和术语表达、审计报告编写的步骤和基本要求

(二)实验、实习部分

实验一  审计准备阶段

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目的:明确审计开始前准备的内容。通过实验,要求学生熟悉接受审计业务委托前应做哪些工作,然后,填写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如初步业务活动程序表、业务承接评价表或业务保持评价表;在决定接受审计业务后,要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接下来要做审计计划,开展风险评估等工作。

3.实验主要内容:

如何对审计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定重要性水平,如何编制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如何进行正确的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编写

4.实验类型:操作

5.实验要求:必修

6.主要仪器:多媒体审计模拟(网络版)、计算机

实验二  按循环进行控制测试和重点会计科目的实质性测试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目的:如何根据具体五个循环进行控制测试和重点会计科目的实质性测试,把各个循环的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如何开展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了解的结果如何添置审计工作底稿。

3.实验主要内容:根据企业循环进行控制测试,编制正确规范的内部控制调查表,对每个循环进行重点会计科目如何进行测试。

4.实验类型:操作

5.实验要求:必修

6.主要仪器:多媒体审计模拟(网络版)、计算机

实验三  出具审计报告前的准备阶段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目的:明确出具审计报告前的准备调整工作。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报告所做的准备工作。

3.实验主要内容: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记录汇总表。

4.实验类型:操作

5.实验要求:必修

6.主要仪器:多媒体审计模拟(网络版)、计算机

实验四  出具审计报告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目的:如何发表客观、公允的审计意见,出具真实、合法的审计报告,不同情况下如何出具不同类型的审计报告。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和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格式和措辞。

3.实验主要内容:根据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

4.实验类型:综合

5.实验要求:必修

6.主要仪器:多媒体审计模拟(网络版)、计算机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程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教学方法拟多管齐下,需要将“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教学”三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相结合。课堂讲授——以教师为主导,着重训练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经济背景、基本方法和应用等;小组讨论——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主,由学生自己去体验审计方法的实际应用,训练审计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实验教学——以学生动手为主,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审计软件和培养实务操作技能,提高审计职业能力。教师与学生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


四、课内外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理论学时

上机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其中研讨学时


1

审计导论

4




4

2

2

2

审计准则

4




4



3

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责任

4




4

2

2

4

财务报表审计过程

6


2


6


2

5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6


2


6

4

2

6

审计方法、证据和工作底稿

6


2


6


2

7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6


2


6

2

2

8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6


1


7


2

9

生产循环审计

6


1


7


2

10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6


1


7



11

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的审计

6


1


7



12

终结审计和审计报告

4


4


8

2

2

合计


64


16


80

12

18

课外学习要求:

1.查找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分析讨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如何发展自己(2学时)

分组讨论,汇报,提交小组报告等材料

2.上市公司造假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案例分析(2学时)

分组讨论,汇报,提交小组报告等材料

3.对一个新审计客户做背景调查,讨论重大错报风险及应采取的审计程序(2学时)

分组讨论,汇报,提交小组报告等材料

4.企业内部控制的调查与评价(2学时)

分组讨论,汇报,提交小组报告等材料

5.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案,讨论注册会计师侦查舞弊的策略(2学时)

分组讨论,汇报,提交小组报告等材料

6.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与审计报告编制及影响调研分析(2学时)

制作调研视频,汇报交流


五、考核内容及方式

本课程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组合而成,采用百分比计分制。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占50%,主要考查学习态度、考勤、自主学习情况,包括研讨报告、考勤考纪、课堂表现、作业等。平时成绩中,反映自主学习研究业绩的内容占30%,其中研讨课堂表现15%,自主学习材料占15%;过程性学习评价内容占20%,其中单元性测试占10%,上课出勤情况及课堂表现占10%

期末考试占50%,采用考试的考核方式。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部分,其中客观题包括单选、多选、判断,主观题包括案例分析题和综合题,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注册会计师所应掌握的基本审计技能。

通过考核达到培养目标指标3和指标9的要求。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一)推荐使用教材

孙伟龙主编,《审计学教程与案例(第二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3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编,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3

2.刘圣妮主编,《审计(轻松过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17[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应用指南(2017[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15年版)[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17年版)[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

7.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8.编写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配套指引[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9.宋常,审计学(第7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0.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第9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1.刘明辉,审计(第5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12.陈汉文,审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